未来十年投资形势 太阳能前景依然很乐观
做光伏的,对石墨烯应该并不陌生,其代表着行业技术研发的重大进步。
分析人士认为,在白宫和美国商务部美国优先的政策指导下,美国政府加大了贸易救济调查的力度,并鼓励对外国进口产品征收双反关税,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独立裁决可以起到一定制衡作用。这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期作出的第二例与商务部终裁相左的决定。
相应晶体硅2016年的进口额为1.375亿美元(约合8.68亿元人民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为独立的联邦机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澳大利亚等四国进口的晶体硅并未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不应对从四国进口的晶体硅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相应晶体硅2016年的进口额为1.375亿美元(约合8.68亿元人民币)。如果两家机构都作出肯定性终裁,相关产品将被征收双反关税。
然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今年1月终裁认定,从加拿大进口的大型民用客机并未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在美国市场销售客机时不用支付高额的双反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意味着商务部此前认定的双反关税被推翻,已征收的关税将返还。其实我国对煤电的污染治理每千瓦时补贴了三分钱,每年高达1300亿元,是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两倍,没有出现拖欠的原因是这一部分不是以附加的方式征收,而是全部含在上网电价之中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也可以学习煤电污染治理补贴的方式,含在电价之中,这样做既简化了补贴发放程序,又避免了政府的懒政和部门之间的扯皮,造成补贴的迟发,进而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17年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其基本单位经验就是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这一经验可以被长三角等污染严重地区效仿。所以在制定光伏发电政策时,要全面思考,谁多谁少的问题就比较容易回答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分布式光伏产业注定问题和蓬勃共存。一《中国企业家》: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越来越火爆,老百姓和电力公司的接受度也在提高,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商业模式,你认为有哪几种?李俊峰:分布式是光伏发电最适合的一种技术,这是由于光伏发电技术的独有特性所决定的。
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通过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占用了我国非常稀缺的环境容量,因此这些地区应该承担更多的发展转型、能源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型的责任,同时,发达地区经济承受能力强,有条件消纳更多的清洁能源。《中国企业家》:如果说2017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关键词是扩大规模,未来3~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关键词会是什么?李俊峰:未来3~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关键词是质量,每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不论系统大小都要有稳定运行、安全服务25年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光伏发电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确保质量是关键,光伏发电也要有工匠精神,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程都要做到匠心独具。
仅2017年上半年,居民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长在所有能源形式中一骑绝尘,增长700%。近年来,分布式光伏的繁荣是中国能源消费领域的一道奇景。所以我说要用工匠精神发展光伏项目,质量要上去,品味也要跟上时代潮流,美丽中国的光伏项目也必须是美的。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相信会有更多的发展模式涌现出来。
《中国企业家》: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潜力有多大?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空间在哪里?李俊峰:分布式光伏发电潜力大到难以置信,一般来说至少有20亿千瓦的发展空间,最大潜力是各种各样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按我国有3亿个家庭有独立的住房考虑,每户安装5个千瓦,全国就是15亿千瓦,再加上几万所学校、旅馆、酒店的屋顶,以及几十亿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及仓储屋顶等,都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理想场地。它的商业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由用户自己开发,也可以通过EPC的方式委托开发,既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以隔壁售电。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应该认真考虑智慧电网、电动汽车、储能技术与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因为它们都是以电力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支撑的新型产业,他们的成功就是对化石能源的彻底颠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对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有诱惑力的,当然,对准备新进入的投资者,还是那句老话,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依据这些原则,国家可以考虑给东部发达地区更多的责任,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但无论是日本的千万屋顶计划,中国曾经的金太阳工程,分布式都曾经历过萌芽、停滞、高涨的相似发展曲线。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问题,还可以加快东部能源转型和环境治理的步伐。
未来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千瓦光伏项目,其发电占比可能达1/4,或更高,没有严格质量标准是无法支撑这样庞大的行业健康发展的。为什么把平稳过渡放在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社会上有很多的不同声音,比如去年光伏装机新增超过5000万千瓦,有人说发展太快了,其实,光伏发电装机五个千瓦的发电量和一个千瓦的煤电差不多,去年煤电装机在各方面的努力控制下,总算没有超过5000万千瓦,其新增的发电能力超过2000亿千瓦时,是光伏发电30年发展累计形成的发电能力的两倍多,不仅挤占化石能源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煤电内部的竞争压力。
二《中国企业家》:有业内人士称,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取消补贴,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这对光伏行业会带来哪些利好和挑战?李俊峰:光伏发电,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何时取消补贴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在举国探讨能源转型和新能源的普及课题时,中国的分布式光伏未来的空间还有多大?当前应该引以关注的行业症结在哪里?如何才能健康有序地推进产业进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中国企业家》:现在,这个行业非常热,无数企业一头扎进去,对于目前行业的火爆,你有哪些理性的意见建议?李俊峰:光伏发电已经从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充分竞争且技术更新极快的行业,有赢家通吃的可能性,每一个企业既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又要有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责任感,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第一个情况,一般估计2025年光伏发电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就可足以让补贴制度退市。第二及第三个情况就要看我们的理念改变了没有。《中国企业家》:光伏发电补贴拖欠曾经一度很严重,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补贴是否存在拖欠问题?李俊峰: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不是财政补贴,而是通过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实现的,造成拖欠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懒政的结果,目前的附加额度是2013年确定的,当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不到1亿千瓦,发电量不到2000亿千瓦时,2017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3亿千瓦,发电量超过6000亿千瓦时,征收额度没有增加,又加之应收未收问题也很突出,从而造成了补贴拖欠。
如果按照融资方式分也有多种多样的模式,按安装方式划分有农光互补、鱼光互补等各种互补系统,按经营方式划分,既可以是独立经营,也可以合作经营,又可以委托经营,总之,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组合不胜枚举。《中国企业家》:国家相关政策方面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李俊峰:国家需要完善的政策是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与补贴发放制度,前者既需要依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适时增加征收额度,并需要足额征收,后者要做到及时发放,也要简化发放程序。
此外,还可以考虑把我们自己在国际上常用的一个基本原则用到国内来,那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中国企业家》:2018年及未来的几年,你预测会有什么新的政策动向?李俊峰:稳定规模,确保光伏发电在平价上网的最后一公里政策的连续性,从而大幅度提升光伏发电的显现度,使之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光伏新政的亮点,也是行业的期盼。
首先是光伏发电的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的实际情况,第二是国家能源转型的需要,第三是国家污染治理的需要。首先是光伏发电项目可大可小,小到几瓦,大到几百万千瓦都可以,第二是光伏发电没有转动部件,也没有高温部件,最适合太阳能无处不在的特点。
同时我们高兴地看到,许多光伏企业家有信心在2022年,乃至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总之光伏发电补贴退出机制已经进入倒计时,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积极应对3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文否决大同二期领跑者基地中标结果,要求山西省发改委纠正相关问题。我们结合大同二期的评分标准来看看:表1 大同二期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项目评分标准表大同二期领跑者评分标准与其他各领跑者一致,主要比较参与投标企业的投资能力、业绩水平、技术与产业先进性、技术方案和上网电价。而技术与产业先进性中的组件效率,从目前领跑者的投标情况来看,基本上都会尽量用310Wp的单晶或者370Wp的单晶,各企业差距不大,无法拉开差距。
这其中除了业绩水平中的装机容量、技术与产业先进性中的组件效率和上网电价是客观性比较强的指标外,其他的指标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各投标企业都可以想办法让自己获得更高的评分。1#标段拟中标企业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而报价低于三峡新能源的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和报价相同的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家都有着不逊于三峡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很容易引起争议。
能源局通知原文如下:。而争议应该出现在1#、2#和5#标段中。
根据能源局的通知内容,大同二期应用领跑基地竞争优选中出现了不按文件要求和评分标准打分,不按评优结果推荐公示人入选企业等问题。再来看看大同5个标段各企业的投标价格及拟中标企业的价格:从各标段各企业的投标价格来看,3#、4#标段的拟中标企业都是企业装机容量大、业绩水平高且投标电价低的企业,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
同样的情况,在2#标段中的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5#标段中的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以上的情况猜测,本次大同二期领跑者投标的拟中标企业安排可能确实有不按文件要求和评分标准打分,不按评优结果推荐公示人入选企业的问题,除了争议较小的3#和4#标段,剩余的1#、2#和5#标段有让与3#4#不同中标企业中标的迹象,这也许一方面是为了不让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也可能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大同投资。所以会对中标结果提出疑问的应该还是出现在投标电价低于拟中标企业,同时也有着较大装机容量的这些投标企业此外,根据协鑫新能源2017年业绩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装机容量达约6GW,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的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70%;股东应占盈利约人民币7.64亿元,同比大幅攀升156%;公司光伏发电量约为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
不过,市场欣欣向荣之下,仍有银星能源、易成新能、海润光伏、航天机电4家亏损者,特别是海润光伏,由于持续亏损,或将面临退市的风险。政策利好、市场火爆,也引发了各大光伏企业竞相涌入,天合、晶澳、阳光电源、晶科等纷纷发力并布局户用光伏。
市场增速趋缓不过,一路飘红的2017年已经过去,在已经进入第三个月份的2018年里,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势头已经趋缓。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网显示,3月14日,该协会组织召开的上半年光伏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参会企业通报了各自一季度产能、产量等经营情况,对全年光伏市场走势及供需状况做了预测和交流,普遍表示今年一季度出货量尤其是国内出货量不如去年。
在演讲中王斯成谈到,今后三年(2018-2020)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主要是发展不受配额(指标)限制的建筑光伏(包括户用光伏系统)和自发自用项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收益为人民币237.9亿元,同比上升8.0%;毛利约人民币82亿元,同比上升16.4%;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9.7亿元。